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(2010年修訂)》(以下簡稱新版藥品GMP)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,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(以下簡稱中心)為此全力做好檢查員培訓和認證檢查工作,積極推進新版藥品GMP的實施。截至7月底,中心在天津、江蘇、浙江、四川舉辦了多期檢查組長暨師資培訓班,對22家藥品生產企業進行了新版藥品GMP的現場檢查,其中對9家藥品生產企業的整改情況進行了現場復核。
通過檢查,中心發現在新版藥品GMP認證中,企業的缺陷項較為集中在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部分,這反映出目前企業尚未完全將新版藥品GMP的精髓有機地融入到其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環節中。結合《藥品GMP指南》的要求,今后企業培訓應更注重新版藥品GMP的理念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方面。
對藥品生產全過程核對和追溯是藥品認證檢查必須執行的步驟。核對每一個生產環節,是新版藥品GMP對生產管理的進一步細化;規范批生產記錄,是新版藥品GMP要求更為嚴格的體現。
新版藥品GMP對設備設計和安裝要求是:“應當選擇適當的清洗、清潔設備,并防止這類設備成為污染源”。如果投入新設備,將極大地增加企業生產成本。依據質量風險管理原則,藥品生產企業采用多種方法彌補原有設備的不足,使改造后的設備既能滿足新版GMP的要求,又能減少質量風險隱患。
無菌灌裝是無菌藥品生產環節中最為重要的工序,空氣凈化系統是降低污染的保證。新版藥品GMP對無菌灌裝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。B/A級(A為動態百級、B為靜態百級)的新規定,有效地阻止了操作人員身體整體進入A級區域,使灌裝環節安全得到有效控制。
新版藥品GMP要求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應不斷完善。在藥品生產過程中對藥品進行全程監測是質量保證的重要環節,對中間產品的監測能夠保證按規定全量全檢,使產品始終處于質量保證中。
藥品檢驗是藥品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。檢驗用的標準品、標準物質的建立和使用,直接關系著藥品含量等關鍵指標的可追溯性,更決定著是否符合質量標準要求。
藥品生產的原始數據是藥品質量溯源的依據,藥品的原料、輔料或上游的原始數據必須保持真實、可靠。在新版藥品GMP實施后,藥品現場檢查對原始數據、圖譜核對更為嚴格,以保證從藥品生產的源頭掌控原輔料質量。
水系統是藥品質量安全的重中之重。藥品生產企業特別是注射劑企業對水的安全性更是高度重視,其重要程度不亞于原料。依據風險管理理念,新版藥品GMP更加強調了水系統的重要性,對水系統的檢查也更加“苛刻”,這種“苛刻”是對企業的負責、對質量的負責、對患者的負責,更是對國家的負責。
(摘自2011年8月23日《中國醫藥報》《揭開新版藥品GMP認證的神秘面紗》)